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记忆力 > 《读取心灵的图画本》——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读取心灵的图画本》——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2016-06-01 09:30:51
0

  父母都是深爱着孩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父母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父母们知道孩子对一个拥抱的渴望吗?体会过孩子内心的恐惧吗?了解孩子叛逆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原因吗?那些在成人眼里平淡无奇的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是另一番模样。孩子有自己对爱的诉求,有自己内心的恐惧,有自己坚持的理由。也许,是时候温和地蹲下来,跟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去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孩子心灵的大门了!

  《读取心灵的图画本》这套由韩国知名心理学博士与资深儿童插画师合作打造的绘本共有三个故事:《爸爸,抱抱我吧!》《好可怕,好可怕》《我也是有原因的》,这些故事看起来互不相干,实质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可能在每个家庭里经常上演的故事,把孩子世界里复杂的感情、微妙的心理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家长陪读的时候,很难把它们当作是故事去读,而应当作是个人自省书去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懊悔、一边醒悟。

  这套绘本不仅仅是给孩子讲故事的,更是教我们做家长的,它们是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深奥也最重要的一门课,在家长课堂上,我们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前进的脚步也永不停歇。

  《爸爸,抱抱我吧!》

  由于开绘本馆的缘故,我读过很多关于父母题材的图画书,也给孩子们讲过很多这方面的故事。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们大多会喜欢妈妈多一些,却更喜欢听关于爸爸的故事。我曾经一度以为是因为市面上关于妈妈的图画书太多了,孩子们想要读些新鲜的,所以才更喜欢读“物以稀为贵”的关于爸爸的图画书。直到遇上这本《爸爸,抱抱我吧!》,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成人化了,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复杂,他们对于爸爸妈妈的爱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在大多数家庭里,照顾孩子的重任几乎是妈妈一人承担的,孩子对于爸爸的爱有着更多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就表现在愿意听关于爸爸的故事。孩子对父爱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血缘的力量。

  这本书从封面开始,不断给我震撼和惊喜。封面上爸爸的后背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充分说明了父亲在家庭里的重要性,而小女孩张开的双臂似乎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渴望。小女孩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爸爸扭过头来,满脸的无奈,其他小角色也是满脸哀伤,只有妈妈,坐着纸飞机,微笑着前来“救场”,这画面多熟悉啊!

  前环衬给我的触动不亚于封面,大片的黄色上点缀的浅色小花若隐若现,我一下子想到了沙漠,满眼的荒凉。爸爸手里拿着公文包,迈开脚步匆匆而行,小女孩在远处哭闹着追赶,这画面像极了很多家庭的现实生活。而故事的第一页,通过描写妈妈对小女孩的关怀,又巧妙地把读者从悲凉的气氛里解救出来,感受生活的温暖。继续读下去,才发现这“温暖”是为了烘托小女孩对爸爸的拥抱的渴望,妈妈越是“温暖”,爸爸就越显得“讨厌”。

  “爸爸为什么不抱我呢?”小女孩奔向看报的爸爸,追赶出差的爸爸,央求看棒球转播的爸爸,处理公务的爸爸,修理钟表的爸爸……爸爸总是不抱她,于是她“讨厌”爸爸了,她气得在梦中胡思乱想……

  爸爸是不是因为我太可爱了不舍得抱我呢?是不是嫌弃我挖鼻孔太脏了呢?是不是因为我噗噗放屁嫌我太臭呢?这些引人发笑的猜想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插画师在画面上的表现更是生动活泼:“可爱”的时候,连玩具都是笑眯眯的。“放屁”的时候,爸爸堵住了两只鼻孔,小宠物也被吓跑了,连照片里的人都捂住了鼻子。再看看小女孩儿,她一脸的坏笑,不正像我们身边那个熟悉的“捣蛋鬼”吗?

  小女孩抱着小熊哭的时候,小鸟也哭了,玩偶们也哭了,而爸爸躲在玩具熊的后面偷偷地看着她。整个画面都是伤感的,读者的心也跟着阴沉沉的,拧一拧就要流出泪来。突然,画风一转,金灿灿的暖色变成了主色调,爸爸温柔地把女儿和玩偶们拥在了怀里,原来那些伤感都只是梦,爸爸是爱着女儿的!我喜欢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喜欢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相信她一定能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

  后环衬还是一样的底色,却不再感到像荒漠了,天空里漂浮着朵朵白云,白云上载着微笑和爱心,跟前环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本书读下来,细心的家长和小朋友应该能发现:封面上爸爸的左肩处躲着一个小男孩儿,在最后一页的画面中他又出现了。他是谁呢?来做什么的呢?家长和小朋友不妨展开你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热烈讨论一下吧!

  真该让爸爸给孩子读一读这本书!我相信,爸爸对孩子的爱不会比妈妈少,只是爸爸们没有学会如何去表达。好的绘本会说话,它能帮助家长跟小朋友沟通;好的绘本会行动,它能给一家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读过这个故事以后,建议爸爸和孩子做一个“拥抱记录”,记录的内容尽可能地详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爸爸在做什么?孩子在做什么?拥抱之后彼此的感受是什么……认真记录一个月以后,相信不管是爸爸还是孩子,都会有不小的变化。

  《好可怕,好可怕》

  孩子看的图画书,是用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的,是大善大美大智慧的读本,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读物。所有的图画书,都应该有一个基调——爱。爱是一切的源头,即便是恐惧,也是爱的衍生物。

  市面上以“恐惧”为主题的绘本还真是不多,这一类绘本很难讲,更难创作,我们成年人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去解释恐惧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的情绪,所以都学会了避而远之,把恐惧留给时间去磨灭。《好可怕,好可怕》是一本非常成功的“恐惧”题材绘本,故事简单自然,道理浅显易懂,教育意义深远绵长。可以说,这本书替很多家长承担了排解儿童“恐惧”烦恼的责任。

  “妈妈,我做噩梦了!我害怕自己一个人睡,我好害怕!大毛毛虫蠕动着爬过来了,好可怕啊!小伙伴生气的样子,好可怕啊……”这么童真的语言,也只有孩子才能说出来,作者就用这样的童言童语把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小朋友们害怕的东西可不止这些,他们害怕打针、打雷、打屁屁,害怕洗头、洗澡,害怕黑暗……面对孩子的这些恐惧,父母的拥抱或许是最好的安慰了。

  本书语言亲切,不像是在读故事,更像是小孩子的喃喃自语,而图画更是精细,插画师在每个细节上都充分表现出小男孩的恐惧。家长在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有意地引导孩子注意一下墙上的画框,每一个画框里人物的表情都有所不同。

  本书的插画不仅有趣,还包含了好多的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影子的这两幅图吧,小男孩做出不同动作,影子也跟着变化。他走,影子也走;他跳,影子也跳;他戴帽子,影子也戴帽子……突然,影子又变大了,变得好可怕!小朋友一定会疑惑,这是为什么啊?答案就在这幅画里。小朋友们注意到那红红的太阳了吗?太阳在不同的位置,影子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哦。家长不妨利用手电筒,给小朋友演示一下影子的变化,顺便给他们讲讲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让知识的种子随着绘本故事种进孩子的脑海里。除了影子,这本书里还藏着无数的小秘密,等着家长带小朋友们去发现哦!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正在经历与父母分房睡,或者正在经历入园考验,又或者正在感到某种的恐惧,不妨给他读一读《好可怕,好可怕》,让绘本的力量帮助他排解烦恼,赶走恐惧。孩子的恐惧感来源于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爱的渴望。其实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不能及时地给予安慰,不能用科学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慌。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必给孩子讲什么大道理,更不能一味要求他“不要害怕”,最好的办法是给他找一个榜样,再给他一个爱的拥抱,用实际行动给他勇气和力量。

  这本书没有直接教孩子如何消除恐惧心理,也没有告诉家长怎样去安慰孩子,只是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恐惧”的例子,一件一件地摆在了家长和孩子的面前,没有说教,没有批判,没有大道理。故事的最后,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化解了孩子的恐惧,给了孩子“自己睡”的勇气和力量。绘本的意义就在于此,它是个故事,轻松愉快,它又不仅仅是个故事,它就像甘泉涌进了孩子和家长的心里,滋味不同,感悟不同。

  《我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很多人的孩子自打出生就被戴上了“独生子女”的帽子,按照独生子女的方式来教养。面对突如其来的“二胎”,家长慌了,孩子其实更慌。他们从来没想过,会有另外一个孩子,像他一样喊着“爸爸妈妈”;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父母的爱需要分一半给别人。而小宝宝出生以后,作为哥哥姐姐的他们更是不安,全家人以及各路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的阿猫阿狗都被小宝宝吸引了,没人来关心自己了,他们伤心难过,甚至怀疑爸爸妈妈的爱。

  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唯一能使的招数就是叛逆。叛逆了,爸爸妈妈就会管我了,哪怕是打我骂我,也好过不理我。即便不是因为“二胎”带来的压力,孩子也会叛逆,这是一个孩子正常成长的过程。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不允许自己的父母去抱别人家的小孩,一旦他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威胁,就会做出一些夸张的表现,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大声叫爸爸妈妈,当然,也有可能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而摔东西。这些叛逆行为恰恰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

  《我也是有原因的》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玩偶“毛毛零”聊天的故事,毛毛零问小男孩为什么总是气冲冲的,小男孩说因为前不久,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他觉得妈妈不再爱他了,小弟弟也让他觉得厌烦,所以他变得总是爱生气。后来毛毛零用魔法让自己变成了小男孩妈妈的样子,对小男孩说了许多妈妈的想法和感受,让小男孩知道,妈妈始终是爱他的,小弟弟也是他永远的亲人。小男孩最终重新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明白了亲人的重要性。本书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却非常复杂,作者和插画师用轻松的文字、生动的画面把这个变化过程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本书刚开始的画面是轻松明快的,插画师使用了大量鲜艳的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而小男孩的嘴角却是向下歪的,他在发脾气,环境与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变得可爱起来。随着故事发展,插画师巧妙地用一个个微小的动作表现出小男孩心情变化的过程,下耷的嘴角、鼓着的腮帮、微蹙的眉毛、张大的鼻孔、歪着的脑袋、温柔的眯眼、淘气的挑眉,以及后面开心的笑容、幸福的睡梦,每一个画面都那么可爱。

  唯独那一幅关于 “贪心鬼”弟弟的图,用了浓重的灰黑色调,只有一团微弱的灯光像是小男孩内心仅存的一点点希望。其实小男孩的生活是充满了欢乐的,只是他自己内心里肆意地夸大了弟弟给他带来的烦恼,以至于被“不开心”主导了行动,整天“气鼓鼓”的。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遇到了这个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本书的方法是借用了一个会说话的玩偶“毛毛零”把小男孩藏在心里的想法“问”了出来,顺利消除了他心里的烦恼。我想,这就是作为心理学博士的作者想要教会我们的东西。

  怎样才能找到那个能“问”出心事的“毛毛零”呢?我来给家长们支个招儿。熟读这个故事后,小朋友们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个“毛毛零”朋友,家长们不妨照着“毛毛零”的样子,用毛线、布头儿、纽扣等材料,做一个“毛毛零”给孩子。家长除了引导孩子跟玩偶成为好朋友之外,还要试着去扮演“毛毛零”的角色,手里拿着“毛毛零”,学着它的口吻跟孩子做游戏,这样做的话,那把能够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就掌握在家长手里啦!

分享到:
网友跟贴
0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牟连芳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综合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周祎副主任医师
产科
中山一院
吴忠坤主治医师
儿科综合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齐新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
大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