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性早熟话题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当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时,直接打乱了人体的正常生活环境,干扰到正常生理发育,对于孩子的日后成长是存在干扰性的,严重时心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父母应当避免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这样才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什么才是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1、生长发育的潜能显现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代儿童营养的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疾病减少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使其生长发育的潜能力充分地表达出来,出现了生长发育的加速趋势,导致儿童及青少年普遍的比上一代性发育及性成熟提前。生长发育加速可能是当前儿童真性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2、环境污染
近来国外有大量文献报道,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类激素污染物。他们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污染了水源、食物或经皮肤吸收,被儿童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骨骼发育异常。若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可引起胎儿性别分化障碍。
3、摄入激素过多
过度进补
性早熟与太讲究进补有关。各种“保健品”、“滋补品”,如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或动物初乳、某些儿童口服液等的制剂中,以及许多动物内脏,如动物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体,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均存在较多的性激素,甚至促性腺激素样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可导致儿童性早熟。
药物残留
动物的饲料中掺入了生长素、催乳素、促产素等,特别是乙烯雌酚。瓜果、蔬菜可中催熟剂,尤其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如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食用这样的蔬菜水果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增高。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引发内分泌紊乱,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化妆品接触
化妆品中激素含量较高。有的乳母在乳房上涂抹含有激素成分的丰乳膏,婴儿吮吸母乳后,连同激素一起食入,会诱发性早熟。还有的年轻妈妈常给孩子使用成人的洗面奶、珍珠霜、增白粉蜜等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激素通过皮肤吸收到体内,易使孩子性早熟。
4、不良生活习惯
近来对动物的研究发现,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青春期提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时间越长,人体内产生的褪黑激素水平就越低,就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同时长时间地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就会使体重增加,从而导致青春期前提。
5、社会心理因素
儿童出现性早熟与受到语言、文化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目前在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如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内容中,与性有关的内容比以前显著增多,儿童很早就可以从影视中见到一些超越其性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如恋爱、拥抱、触摸、接吻、床上动作……。
父母应当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当孩子身体出现异样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若是确定问题,及时进行医治和处理,这样才不会干扰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