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孩子的哭闹
由各种疾病引起的疾病引起的哭闹称为病理性哭闹,多见于以下情况:
①口腔溃疡往往在吃奶或进食时哭闹。
②外科疾病引起的哭闹,如肠套叠,可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的哭闹,同时面色苍白、呕吐、排出果酱样大便,尤其多见于小年龄婴儿、患腹泻期间;急性阑尾炎可表现为持续性哭闹、发热,一旦阑尾穿孔后哭闹加剧。腹股沟嵌顿疝往往发生在剧烈咳嗽、便秘等情况下,早期表现为腹痛剧烈,后期出现呕吐、发热等情况。肠痉挛也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疾病,表现为一阵阵哭闹,安静一段时间后又因肠痉挛而再哭闹等。
③外耳道炎、疖肿可在喂奶时当患侧的耳朵贴近母亲身体时或牵拉患侧耳朵时哭闹得更厉害。
④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会使婴儿哭闹,如发热、脑膜炎时呈一阵阵尖声哭叫,可以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
⑤鼻塞时因呼吸不畅及影响吃奶而哭闹。
一般来说发生生理性哭闹的婴儿一般情况比较好,饮食正常,哭声宏亮,哭闹间隙期面色、精神正常,当消除因素后哭闹停止、正常活动;而病理性哭闹的婴儿往往持续哭闹不止,有时尖叫,声音嘶哑,常突发性剧哭,难以通过一般的安抚缓解。同时常伴有发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呕吐、腹泻、大便带血等异常情况,仔细的家长甚至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块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去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以免贻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