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如何为母乳喂养“加油”
哺乳期间乳房应注意什么?
哺乳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拉乳头,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2.每日至少用温水洗乳房2次,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从而防止乳房下垂。
3.乳罩要选择松紧合适的,令其发挥最佳提托的效果。
4.哺乳期不要过长,孩子满10个月时,就应该断奶。
5.坚持做俯卧撑等扩胸运动,促使胸肌发达有力,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
母乳喂养常见4大误区
母乳应该是婴儿最佳食物。可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呢?下面的一些实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母乳喂养。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母乳喂养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困惑一:吃了配方奶,就不喜欢吃母乳了
在生孩子前,李颖就下定决心进行全母乳喂养。孩子刚剖腹出生3小时,李颖就开始努力喂养了。虽然,每天喂养的次数达到十几次,可孩子还是不停哭闹,嘴在不停地寻找奶头。周围的朋友建议给孩子添加一些配方奶粉,但李颖担心孩子吃配方奶粉就不再喜欢吃母乳了。
可是,这样坚持了3天,发现孩子不仅体重减低了很多,超过了出生体重的10%。而且皮肤出现明显黄疸。经过测定,血液胆红
已高达275mmol/l(16.1mg/dl),蓝光照射进行了24小时后,孩子的黄疸加重趋势得到控制。在蓝光照射同时,给孩子进行了适当的静脉液体的补充。
这时,李颖也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每次母乳喂养20~30分钟后,添加一些配方奶粉,直至孩子吃饱。孩子出生后5天,已经不再需要添加配方奶粉了,孩子的身体很快恢复了正常,李颖全母乳喂养的愿望也实现了。
分析:一些妈妈,特别是剖腹产的妈妈,在孩子刚出生的头几天,母乳尚不充足。这时,坚持全母乳喂养就会造成孩子喂养不足。喂养不足不仅使孩子体重出现降低,还会引起的排便不足,导致大量胆红素(引起黄疸的物质基础)堆积在体内,形成严重的黄疸。黄疸过高可损伤大脑,而充分喂养才能加速胆红素从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因此,在孩子出生头几天,若妈妈母乳不足,可以增添一些配方奶粉。
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母乳喂养,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喂养都保持每侧乳房喂养10--15分钟,两侧一共20--30分钟后,立即添加配方奶粉至孩子吃饱。这样,随着妈妈乳汁的不断增多,需要添加配方奶粉的量越来越少,最后达到全母乳喂养。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孩子出生后体重的降低,而且也利于控制黄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