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期不可盲目分离母子
“罢奶”不等于“自我断奶”
“宝宝突然拒绝吃奶,看起来很烦躁。是不是该断奶?”苏小姐很困扰。宝宝刚7个月,最近对母乳相当抗拒。听说宝宝到一定时间会“自我断奶”,她特地咨询医生。医生指出,1岁以下的小婴儿,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会突然拒绝吃母乳,这就是常说的“罢奶”,而“自我断奶”的宝宝都在1岁以上。妈妈们应学会分辨,到底是孩子“罢奶”,还是准备好了要自我断奶,不要轻易作出“断奶”决定。其实宝宝“罢奶”现象普遍发生在4个月以后。这时宝宝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下来,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种本能地减少对奶的需求量,称为“生理性厌奶期”。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以后随着运动量增加,消耗增多,食欲又会逐渐好转,奶量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真正准备好‘自我断奶’的宝宝都在1岁以上、已经吃了很多固体食物。再加大于400毫升/天的配方奶,此时营养已完全能满足婴儿需求,可放心断奶了。”
[心理篇]
“母子隔离”断奶母婴都易焦虑
小琪平时奶水就不多,女儿4个月时,她该上班了。和丈夫再三商议后,决定把宝宝送回老家“断奶”。看着哭闹的宝宝,小琪虽然不舍,但只能无可奈何地狠心把宝宝送回老家。几天后,老家打来电话说,宝宝整日哭闹不休,谁抱都没效果,估计是想妈妈了。
正确的断奶方法应该将婴儿期以母乳为主的饮食逐步过渡到以糊、粥、饭为主,以及添加各种辅助食品至接近成人饮食的过程。正常发育的宝宝1岁左右就该断奶,最好不超过1岁半。一般选择春、秋季节,健康状况良好时断奶最佳。
预防“断奶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家长应按宝宝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宝宝特点的喂养方法。如果宝宝已经出现“断奶综合征”,应积极调整饮食,给予每日每公斤体重1至1。5克蛋白质。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宝宝会很快获得好转和痊愈。
“断奶完全没必要分离母子。”传统上“分离母子好断奶”的做法并不可取,很可能非但不能成功断奶,还会影响宝宝生理、心理健康。长时间的母子分离,还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还可能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消瘦、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