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少事实也表明,智力好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业水平明显低于智力中等但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智力较差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较好,学业水平反而明显高于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但是不能互相替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成长中必备条件。 一个人成才过程,好比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智力因素是加工与处理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动力与调节系统。没有加工、处理系统无法操作,不能进行生产;没有动力和调节系统,生产不能维持,运转将会失灵。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时,既要重视智力发展,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真正达到早期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兴趣、动机、情绪、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探索的动机,是发展创造性的促进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家贝弗里奇说 过:“只有那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
孩子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有了制作的兴趣,才会埋头苦干;有了探索的兴趣,才会苦苦思索,追根求源。因此,必须培养孩子有广泛的、浓厚的兴趣,到一定年龄,又要引导培养专门的兴趣。
正常而稳定的情绪,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情绪好坏,常常左右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情绪乐观稳定,才能经得起胜利的冲击和失败的挫折,因此要培养孩子有这种情绪。
要有创造性的激情。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有创造热情,他为寻找电灯的灯丝,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是他的情绪始终是饱满、乐观而稳定的。在试验了一千次后,终于找到理想的材料,取得了胜利。
意志和性格是促进创造性的强有力的因素。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从上爱迪生的试验,就充分说明他具有创造发明所需要的意志性格。
事实上,不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不可能一举成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住社会种种不利舆论的考验。 在创造性个性的形成中,非智力因素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事实表明,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如果非智力因素高,特别是意志、性格素养水平高,往往能有所作为。反之,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若缺乏自信,没有毅力,自命不凡,最终还是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