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让宝宝学会如厕
父母会因此沮丧不已,有些父母不免会责罚孩子,事实证明,惩罚和怒骂不但无益于宝宝尽快建立自主排便的反射,反而引发了宝宝的胆怯、退缩、不知所措、恐慌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宝宝会感觉“我尿湿了裤子,我是一个坏孩子”“我尿湿了裤子,爸爸妈妈不再喜欢我了”如此压力,对孩子并无好处。
假如能够找到孩子发生“反复”的原因,相信父母会踏实得多,沮丧情绪也会和缓。那么,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如厕训练的停滞乃至倒退呢?
● 宝宝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动,如搬家、上幼儿园等等,这些压力事件的存在使如厕行为发生一定程度的倒退。
● 睡眠时间突然延后,有睡前高度兴奋,这些因素都使宝宝过分疲惫,而疲惫之下,膀胱扩约肌的松弛就不能被神经系统感知,宝宝也无法及时醒来上厕所。因此在训练期间,父母应避免晚间带孩子参与嘉年华游乐及party,规律的生活对形成条件反射极其有利。
● 宝宝的训练成果被贬低了。这种压力可能来自祖父母,他们认为宝宝“有的放矢”的能力不如同龄人,而一旦父母屈从于这种压力,跳过一些步骤让宝宝加快完成训练的话,宝宝的挫折感大增,就可能下意识地尿湿裤子,不再配合训练本身的完成。
由此可见,稳定的环境、规律的生活以及正向的鼓励,是我们应对挫折的应有态度。当孩子能稍微控制便意的时候,父母可以把它当作一项特别了不起的进步来表扬,奖励孩子贴纸、玩具,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以此鼓励孩子自主排便的信心和能力。这一艰难的旅程,未来也会成为父母的美妙回忆,不信,我们来看看孩子在如厕训练中发生的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