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宝宝改掉吃手指的习惯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比较微妙的,在此过程当中,宝宝的一些行为往往让父母很困惑。当宝宝3个月以后活动度变大,有时会把手指放到嘴里,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当孩子长大一点后会自行消失。若这种习惯不能自行消除,则父母应当进行干预了,如何帮宝宝改掉吃手指的习惯?
一、吃手指可能引发的5大问题
吃手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口腔习惯。它很不卫生。
吃手指有害于宝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
宝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宝贝一旦吃上手指,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智力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生理的变化会对宝贝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比如,如果上下牙对不齐,会影响宝贝的发音,造成口齿不清。这会阻碍宝贝和其它小朋友间的交流,还可能会受到小伙伴的嘲笑。
如果在幼儿期及时消除吃手指行为,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会随着宝贝的成长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的矫治。但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错过了发展关键期,那么以后的矫治工作很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
二、如何改掉吃手指的毛病?
照照镜子
和宝贝一起站在镜子前面,观察他边吮手指边微笑和不吮手指时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漂亮?然后进一步向他解释,如果他今后还总是把手指放进嘴里用力嘬,牙齿可能就不好看了,想想上嘴唇突出会是什么样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宝贝也不会例外呀!
借助“显微镜”帮忙
对吃手指头的危害,宝贝往往似懂非懂,虽然妈妈常说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得病,可宝贝对细菌没有感受,常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因此妈妈可以带宝贝到有显微镜的地方从他手上取一点甲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游动。这时再配合上面的说教,宝贝对亲眼见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下次吃手指头前就会犹豫,甚至还会向其他小朋友说教。
赏识教育
宝贝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家长可以充分挖掘宝贝自尊心的潜能。比如,妈妈可以和宝贝做“打赌”游戏,看看宝贝会不会将手指放进嘴里。当妈妈发现宝贝有将手指放到嘴角里的意图时,可以采用激将法:“宝宝真是棒呀,今天真的不啃手指了吗? 妈妈就要盯着你,看你是不是一天都不咬手指。”
丰富宝贝的生活
当然,这些方法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还需要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如丰富宝贝的生活,让他的小手忙起来,或教宝贝做手指游戏等。总之,基本的原则是,让宝贝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兴趣,逐渐淡化对手指的依恋。
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行为举止,当父母的应当多加注意。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不要过多干预,若存在不良问题,应当采用正确的方式加以指导,这样宝宝才更容易接受,不会让宝宝出现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