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的情况你都了解吗
宝宝胎儿发育期间,牙齿已经发育好了,都藏在牙床下面,当宝宝出生以后,随着年龄上升,这些牙齿则会慢慢萌出,形成第一口乳牙。乳牙长出时牙床会出现不适,往往宝宝会十分不舒服,出现哭闹是比较常见的,父母了解长牙可能出现的问题,才可以做好护理,宝宝长牙的情况你都了解吗?
孩子萌牙时间表:
幼儿萌牙顺序大概是从下面或上面门牙开始长,接着长侧门牙,之后会跳过犬齿,先长第一乳臼齿,再长犬齿,最后再长第二乳臼齿。
以长牙时间来说,前面几颗门牙长牙时间的间隔短,但后面比较大颗的牙齿,就需要较长的时间了。第一乳臼齿到第二乳臼齿,甚至需花上一年才会长完,而乳牙20颗全部萌出完全大约是2岁半到3岁之间。
通常孩子会在6~10月龄时长出第一颗下门牙,在3岁左右,所有的乳牙应该要全部萌发完毕。只要宝宝长牙时间和萌芽时间表相差不是太大,都算正常。
提醒:如果超过1岁还没长牙,那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口腔检查。极少数状况,可能是孩子有先天性缺牙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与医生进一步讨论后续治疗计划。
长牙时孩子状况多,家长得细心观察
1、孩子长牙时,有时会有红、肿、热、痛的局部反应。孩子会因此而感觉疼痛,容易烦躁哭闹,但哭闹也可能不完全和长牙有关。家长若担心,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由医生来进一步诊断。
2、刚长牙时也是孩子唾液腺发育渐趋成熟的时候,所以孩子口水会流个不停。
3、当孩子进入萌牙期,借由母乳喂养赋予的抗体渐渐消失,但孩子自己的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有发烧的情形。
4、这时由于慢慢加入辅食,容易因食物或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但每个孩子长牙时的症状不同,有的孩子在长牙时甚至不会有感觉。
提醒:若孩子不只是烦躁不安、哭闹,还出现发烧、拉肚子、脱水甚至皮肤起红疹等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仍没有好转的话,最好带孩子去儿科检查。
宝宝长牙过程当中,父母应当做好护理工作,根据宝定出现的不适现象,针对性的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有效缓解不适,帮助宝宝牙齿早日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