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宝宝把尿会有哪些影响
刚出生的小宝宝没有自理能力,各个方面都需要父母照料。尿布是宝宝比较常用的东西,当尿布湿了以后就需要进行更换,有些父母认为这样比较麻烦,掌握宝宝排尿规律后,往往定时会给宝宝把尿,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尿布了,把尿是多数家长会采用的方式,父母给宝宝把尿会有哪些影响?
过早把尿的5大危害:
1、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太早把尿可致孩子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被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
2、给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对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3、导致尿频
频繁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而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易尿频。
4、给孩子心理和性格造成伤害
宝宝把尿时“打挺”是抗拒“把尿”的一种表达,但大多家长都会坚持一下,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伤害。
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易引发肛裂。
如何解决孩子尿尿的问题?
<3、5岁的宝宝:可以让宝宝戴着尿布或尿不湿,让他自然而然地释放。
进行如厕训练
岁半以后,宝宝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因此,此时应该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进行如厕训练的方法:
1、宝宝有尿意时,带宝宝到厕所,指着便盆问他:“是不是要尿尿呀?”如果宝宝点头,家长便可以教孩子脱下裤子,蹲下自己解决。
2、家长以示范性动作让宝宝模仿,比如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孩子学着模仿。
3、若是宝宝有了尿意,又一时排不出来,家长可以试着打开水龙头或口头发出“嘘嘘”的声音,用这种辅助效果帮孩子排尿。
宝宝成长过程中父母占有很重要位置,有些方面父母习惯性干预,并不利于宝宝成长。父母应当适当给孩子自由,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这样才可以保证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