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说话 > 如何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才好

如何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才好

2015-12-31 13:38:22
0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佳方式,可以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由于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往往说话方式上存在差异。有些人说话很容易让人接受,有些人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孩子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若是父母语言不当,对于孩子身心造成的干扰极大,如何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才好?

母乳喂养

  1、尽量和孩子多说

  与孩子说话,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孩子起床,可问他梦见什么;放学回家,可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洗衣服做饭时,可做边聊;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节假日与孩子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尽量和孩子多说话,即使是婴儿,经常与其逗话,婴儿也会变得异常活泼。孩子需要家长的关心。

  2、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

  良好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为此,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同孩子一道玩,边玩边与孩子交谈。交谈时,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可以问孩子:“小花猫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孩子会说:“小花猫饿了会去捉老鼠吃。”“到哪里去捉?怎么捉呢?”或引导孩子多看、多想,让他有话可说。

  3、不打断孩子的话

  当孩子说话时,不可轻易地打断孩子的话。要耐心地、尽可能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如孩子说:“妈妈,我想看……”母亲知道孩子想看动画节目,便打断孩子的话:“想看动画片吗?不要动,让妈妈来开电视机。”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说半截话的习惯。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这样,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4、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家长喜欢那种俯首贴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扯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与孩子进行交流,语言是很直接的方式,但有些父母不注意用语方式,往往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干扰,这种现象是最不可取的。

分享到:
网友跟贴
0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崔红英主治医师
妇产科综合
山东德州夏津中医院
陈蔚琳副主任医师
计划生育科
北京协和医院
张永兰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内科
北京儿童医院
石永言主治医师
新生儿科
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