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真的吗
有些小朋友不愿意上幼儿园,往往会说一些谎话,这让父母比较无语,有些父母会直接教育孩子,有些父母则会选择性的应对。宝宝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对错观念,随着智力的不断发育,小心思会越来越多,说一些谎话是很正常现象,父母朋友应当正确对待,会说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真的吗?
2-4岁:“想象性”谎言
【专家说说】2-4岁的孩子经常说一些天马行空的谎言,他们往往即兴而说,没有很强的逻辑,成人轻易就能“识破”。其实,孩子们的这些谎言都是来源于梦境或想象。4岁以内的孩子想象力没有受到成人世界里的条条框框约束,而且他们还无法清楚地区分开现实和想象,所以往往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种新的景象,并且非常投入地信以为真。
【家长这样做】孩子们能够说出这种“想象性”谎言,恰恰是他们想象力进一步丰富,生活素材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的表现。所以,家长应该对此感到高兴,对待孩子的这种谎言,你可以这样:
1、想想孩子撒谎的“根源”:孩子说看见大象变蜻蜓,是否因为昨天去了动物园?孩子说奶奶被怪兽抓走了,是否因为前天夜里被突然窜出来的小猫吓到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但大多是有原因的,对待孩子的谎言,麻麻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如果谎言的背后是负面的信息,则应该好好向孩子解释,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2、不必戳穿,甚至应该鼓励:孩子能够凭空“捏造事实”,说明他已经初步掌握了将两件甚至几件事组织、加工、串联起来的能力,也说明他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这是好事啊!所以,麻麻不必戳穿孩子的这种谎言,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编造的正面的故事,麻麻甚至可以适当鼓励,跟他们一起放飞想象的翅膀。
4-5岁:“避害性”谎言
【专家说说】孩子越来越大,“制造破坏”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往往在犯错之后,才想起家长的告诫,意识到犯错会带来的后果。于是,他们尝试用其他事实掩盖他们的错误,甚至会用多种“证据”来证实他们所说的话,希望以此躲过责骂或皮肉之苦。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编造谎言的能力还不强,往往很容易被识破。
【家长这样做】孩子能够说出这种“避害性”谎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孩子大脑里能够将“犯错”与“被责怪”、“说谎”与“逃避责任”相联系,逻辑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孩子还会搭建更多“证据”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更需要紧密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实现。
1、就事论事,别给孩子“戴帽子”:孩子说出这种谎言,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逃避责任。他们说谎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害怕被责备甚至被打。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谎言,最好能够就事论事,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不要把这种错误上升到“不诚实”、“性格顽劣”的高度,否则只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将他往这个方向去推。
2、教导比惩罚更有效:孩子为什么会说谎,隐瞒事实的真相?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犯错了要被责怪。这就说明了,他们曾经尝过犯错后被责怪的滋味,他们不愿意再尝,所以才“出此下策”。这时,家长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错误地给孩子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导致孩子不敢犯错?其实,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打骂根本不管用。相反,耐心的教导, 更能够让孩子减少犯错,并且勇于承认错误。
说谎话证明孩子开始思考了,有利于大脑发育,但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父母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既要保证不影响孩子的思维发育,又要保证孩子的思想不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