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夜啼”的原因及对策
3.患病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可能因一些疾病导致神经功能调节紊乱而造成小儿夜啼。另外,寄生虫病,如蛲虫病,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宝宝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结核也会让宝宝因难受而睡中哭闹。感冒期间,由于宝宝发热难受,鼻子不通气呼吸困难,也会哭闹。
对策治疗原发病
找到宝宝哭闹的原发病,积极防治,宝宝就能安然入睡。
4.惊吓、需要爱抚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出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
有些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安抚需求时,肌肤触摸可以让宝宝心静,但有些父母由于白天工作忙,照顾孩子时间少,到了晚上宝宝会以哭泣来引起父母注意,让父母抱抱自己获得安抚。
对策多陪宝宝
平时少带宝宝去喧哗的场所,避免宝宝直接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宝宝惊醒后安慰他,告诉宝宝没什么好害怕的,让宝宝安稳入睡。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多陪宝宝,宝宝的“皮肤饥饿”得到满足,就不会夜间哭闹了。
5.饥饿
如果宝宝每晚比较定时地哭闹起来可能与宝宝饥饿有关。有些妈妈机械地定时定量哺乳,使母乳喂养的宝宝奶量不足,或者人工喂养的宝宝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宝宝到夜间时处于半饥饿状态就会哭闹不止。
对策睡前吃饱
妈妈们不必按教程固定喂奶间隔时间,当宝宝饿时就给宝宝吃,如果宝宝吃奶中途睡着了,可以弹弹宝宝的小脚心让宝宝吃饱再睡。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增加喂奶量,奶粉不要冲得过稀。应该养成宝宝夜间少吃奶的习惯,3个月前的婴儿夜间喂一次奶就好,3个月后的婴儿可以尝试夜间不喂奶。另外提醒妈妈们大月龄宝宝夜啼时不宜给巧克力、可可糖之类的糖果与饮料加以哄骗,这些食物含有兴奋成分,宝宝更不容易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