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后喝汤的误区有哪些
现在的年轻夫妇一般都很注重身材,一些怀有身孕的准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也不敢大吃大喝,毕竟身体调理和宝宝的营养是相对重要的事情,于是她们就会选择喝汤。喝汤虽然可以增强饱腹感,但是真的会起到减肥的作用吗?一些新妈妈在产后喝汤还存在很多的误区,下面的时间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产后喝汤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产后喝汤误区二: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产后喝汤误区三: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 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产后喝汤误区四:喝汤速度快
喝汤速度越慢越好:美国营养学家指出,如果延长吃饭的时间,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并提前产生已经吃饱的感觉。喝汤也是如此,慢速喝汤会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感觉到饱了时,就是吃得恰到好处时。而快速喝汤,等你意识到饱了,可能摄入的食物已经超过了所需要的量。
产后喝汤误区五: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另外,喝什么汤也有讲究,高血压患者仅限于没有油没有盐的汤,咸汤里的盐非常不利于血压控制。对高血脂患者来说,含脂肪的汤也不是好选择。对糖尿病人来 说,除了要控制油和盐之外,还要考虑到汤的血糖反应,很浓的粥汤以及甜汤肯定不合适;痛风病人要考虑到嘌呤含量,鱼汤、肉汤、海鲜汤要少喝。胃肠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喝肉汤应先去掉汤里的大部分浮油。